为有效解决PPP项目缺乏期限匹配、成本适用的金融支持问题,发改委联合国家开发银行下发通知,提出由国家开发银行对PPP项目提供利率优惠、最长可达30年贷款期限等方面的差异化信贷政策。
PPP项目获得成本适用的金融支持,关键还在于合约的设计,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需要合理分担责任和风险,实现项目的可持续性,以保证还款来源的稳定。
在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财政部连续发文明确在水污染防治领域以及收费公路领域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此前,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去年发改委推出的80个首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投资项目情况,目前进展顺利。今后发改委将发布PPP方面的典型案例,加强案例的指导。
在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地方财政收入增速下行的背景下,两部门大力推进PPP工作,将有助于激活民间投资活力,弥补地方投资资金缺口,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PPP为投资“马车”企稳增添新动力
高储蓄率要求投资保持较高的水平与之相适应,即使在经济转轨阶段,仍需要保持一定的投资水平。当前我国投资增速有所放缓,我国不会采用“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手段,但是仍需要政策发力加大对基础设施领域投资促进投资增速的企稳。投资一般分为三大部分,即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工业领域投资和房地产领域投资。当前工业领域面临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期,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加力,是推动我国投资马车加速的重要着力点。
财政收入增速的放缓,使得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尖锐。有限的财政资金首先要确保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因此很多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需要创新投融资方式。
一位政策性金融机构人士在与记者连线时表示,民间投资的活跃意味着经济内生动力的增强。通过以合作为精髓的PPP模式,引导闲置民间资本参与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建设,既能弥补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又能为私营资本提供相对安全的长期投资机会。而私营部门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加入,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商业机会追求投资回报最大化,这将会带来更高水平、更为便利的公共服务,减少公共部门资产占压成本。
从我国PPP项目来看,目前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硬经济基础设施领域,逐步向硬社会基础设施领域渗透。PPP的推进已经取得积极成效,对投资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当然,由于PPP项目具有周期长的特征,短期内还难见成效。对我国投资“马车”的影响将是长期的、持续的。
PPP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
PPP在我国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中期即被引入电厂、高速公路等领域。时至今日,出现了一些典型BOT(建设―运营―移交)项目。但是其中也不乏失败的例子。
综合来看,我国PPP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很多不规范行为,既有地方政府承担过多风险和责任的问题,也存在地方政府失信行为。顶层设计的缺失,成为我国PPP推广面临的一大问题。近年来,我国加大了PPP顶层设计。有关PPP的文件频频发布。不仅如此,财政部还成立了PPP工作领导小组,推广PPP工作机制已经形成,相关操作指南出炉。当前财政部正致力于实现PPP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
一位长期研究PPP的财税专家向记者表示,从水污染防治领域和收费公路领域推进PPP的两纸公文中可以看出,通知明晰了两大领域PPP项目边界,规范PPP项目操作流程,为该领域PPP项目的顺利推进做出明确指引。
随着我国PPP在诸多领域的探索和发展,我国有望形成由法律法规、管理机构、操作指引、标准化工具和专业培训构成的相对完整的PPP 政策框架,为PPP 模式未来的推广和发展创造一个健全的制度环境。
金融助力PPP发展
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发起PPP的初衷一般是减轻某些项目的预算负担。从我国PPP项目的实施来看,目前我国的PPP项目主要依赖银行融资,并且银行贷款融资方式往往需要担保或者抵质押,融资渠道相对狭窄。融资渠道不足,导致某些项目出现负债期限延长,有些甚至推高了地方政府的负债成本。PPP项目的顺利推进,还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
为有效解决PPP项目缺乏期限匹配、成本适用的金融支持问题,发改委联合国家开发银行下发通知,提出由国家开发银行对PPP项目提供利率优惠,最长可达30年贷款期限等方面的差异化信贷政策。
在水污染防治领域推广PPP,管理层明确尽快建立向金融机构推介PPP项目的常态化渠道,鼓励金融机构为相关项目提高授信额度、增进信用等级。鼓励环境金融服务创新,支持开展排污权、收费权、政府购买服务协议及特许权协议项下收益质押担保融资,探索开展污水垃圾处理服务项目预期收益质押融资。
上述政策性金融机构人士告诉记者:“PPP项目获得成本适用的金融支持,关键还在于合约的设计,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需要合理分担责任和风险,实现项目的可持续性,以保证还款来源的稳定。”